龙胆紫中医如何治疗带状疱疹? 马思纯患带状疱疹“面目全非”-金华佗学院

中医如何治疗带状疱疹? 马思纯患带状疱疹“面目全非”-金华佗学院
导读
前些天马思纯在微博晒出了一张自拍,配文“得了带状疱疹,头皮是疼的,脸上是痒的,淋巴是肿的。龙胆紫自拍一张给工作人员因为可能要耽误工作了,于是发现自己皮肤真好”原来马思纯得了带状疱疹,所以这张自拍看着“面目全非”。如果这张自拍不是出现于马思纯的微博里媚乱三国,你压根猜不出这就是她,那么带状疱疹究竟是一种什么疾病呢?

带状疱疹这个名字可能不少人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其实就是很多人俗称的“蜘蛛疮”、“缠腰火龙”或“缠腰蛇”。有人说,“缠腰火龙”如果在腰上长了一圈就会要人命,当然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可怕,除了会长出水泡和带来疼痛外并不会危及生命。
带状疱疹是春季皮肤病高发的一种皮肤疾贺普仁病,经常是先以疼痛为主要表现傻儿师长,雷晓晨皮疹随后才会出现,有时疼痛出现间隔数日之后才会发现皮疹,有的像水痘有的像丹毒,由于症状不典型,往往导误诊甚至误治,贻误病情。今天就来带领大家来认识一下这种疾病。
易误诊·会传染“腰痛”也有可能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我的黑道老公,其皮损好发于一侧胸胁、腰部或头面部,一般不超过正中线。患者自觉皮损局部疼痛明显,老年体弱者常常疼痛剧烈朱国瑜,常扩大到皮损范围之外,有的皮损消退后可遗留长期的神经痛。许多患者往往在出现皮损之前,在一侧胸胁、腰部或头面部就会出现疼痛,这时如果能够及时治疗,不但能加速疾病恢复,而且有利于减少带状疱疹遗留的神经痛的出现——有的病人甚至会去推拿科治疗粘立人,首发症状却是腰痛,老年人对疼痛不敏感因而症状极其不典型。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病。既往它的传染性被忽视,甚至包括医疗专业人士在内都认为带状疱疹不具有传染性。但近年来,带状疱疹的传染性被不断受到重视。一项研究表明,同一家庭中,带状疱疹病例接触者中15.5%发生水痘汉源之窗,而水痘病例接触者中71.5%发生水痘。可见,带状疱疹的传染性小于水痘,但要承认它有一定的传染性冲喜小新娘。目前认为,带状疱疹患者从出现皮疹至结痂均具有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有传染性的水疱而在易感人群中引起水痘或带状疱疹。因此,未结痂的带状疱疹患者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与其他患者隔离,直至疱疹结痂才可以结束隔离,避免造成传染,尤其是避免与婴儿、孕妇、免疫力低下人群和从来没有出过水痘的人接触。同时对患者使用过的床单被褥等进行曝晒或消毒也是十分必要的!
中医如何治疗带状疱疹?
中医学对于本病早有认识,称本病为“蛇串疮”“缠腰火丹”或“火带疮”等,从明清时代的古医籍中可以发现大量有关本病治疗方法和病因病机的文献。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带状疤疹呈现出方法多样的特点,无论是内服汤药、外治疗法、针灸治疗或是电针围刺、刺络拔罐等均各具特色潜山论坛网。
⑴中药内服辨证论治
①肝经郁热证
以皮损鲜红,灼热刺痛为主金震东,口苦咽干、烦躁易怒、便干尿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或数。治以清肝泻火碧瓷沉,凉血解毒。方以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药:龙胆草、黄答、车前子、柴胡、通草、地黄、当归、桅子、板蓝根、牡丹皮、赤芍、紫草等。
②脾虚湿蕴证
以皮损颜色淡红定制幸福,疼痛或轻或重为主,渴不欲饮,食少腹胀,大便时稀,舌质淡胖、苔白,脉沉或滑或濡。治以健脾化湿,清热解毒。方以除湿胃苓汤加减,常用药:苍术、厚朴、薏苡仁、陈皮、积壳、炒白术、土茯苓、泽泻、茯苓、桅子、萆薢、炙甘草等。
③气滞血瘀证
皮疹消退后局部仍疼痛不己,难以忍受,并可放射至附近部位为主,伴胸胁腹部胀闷,或有痞块、时散时聚吴俊全,舌质淡或紫暗或有瘀斑、苔白或黄,脉弦涩或弦细。治以理气活血、化瘀通络。方以血府逐瘀汤合金铃子散加减,常用药:桃仁、红花、当归、川芍、白芍、丹参、郁金、王不留行、延胡索、川楝子、香附、柴胡、陈皮、枳壳、炙甘草等。
⑵中药外敷外治
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原则尹美丽,根据不同的皮损情况选择应用不同的外治法,具体如下:
①水疱、大疱皮损给予抽吸疱液,脓疱给予清创处理。
②红斑、水疱、渗出皮损给予解毒祛湿中药湿敷浪客行漫画,如以黄柏、马齿苋等清热解毒中药煎水后湿敷。
③水疱、糜烂、渗出皮损处用青黛、大黄等清热解毒敛湿中药散剂外涂或中药油调敷,干燥结痂时则选用祛湿解毒而无刺激的中药油或软膏外敷。

⑶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有效,临床应用广泛,可有效缓解症状,此外对于避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出现具有一定优势。可根据皮损及患者情况选择应用不同的针灸疗法,具体如下:
发病初期,有红斑、水疱时可选择的针灸方法有:刺络拔罐法,疱疹局部围刺法、华佗夹脊穴针刺法、梅花针疗法和火针疗法等。
发病后期,无红斑、水疱时可选择的针灸方法有:华佗夹脊穴针刺及电针法、梅花针疗法和火针疗法等。
⑷预防与调摄
①慎起居,注意体息。
②调畅情志,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情绪开朗、心气调和,忌恼怒。
③保持局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参考文献
[1]周冬梅,陈维文. 蛇串疮中医诊疗指南(2014年修订版)[J].中医杂志,2015,56(13):1163-1168.

版权声明:本文为“金华佗”平台独家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在文前显要位置标注作者和来源。
作者:admin 2016年0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