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v格式中国古代绘画之斫琴漫谈-晨曦古琴馆

中国古代绘画之斫琴漫谈-晨曦古琴馆

中国古代的乐器中,没有哪一个能像古琴一样留下众多的典故与传说。古琴与古代士人的生活情趣密不可分。“琴者詹世钗,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从琴之斫到琴之设、琴之操、琴之赏、琴之境,琴已成为古代文人生活的重要部分。尤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更能代表文人的风凌傲骨和超凡脱俗,因而古琴在古代“文房四艺”中居于首位。
在中国古代的绘画中,古琴的图像极为多见,反映了古琴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采访稿范文。制作古琴的工艺被称为斫。斫的本意为用刀、斧等砍劈,从这个字面上理解,可以知道制琴时要对材料进行大幅度的加工。但其实,传统的古琴制作,有着极为严格和繁复的工序,用刀斧将木材砍劈成形只是其中一道基本的工序。东晋顾恺之曾作《斫琴图》,原作虽已不存,但通过宋人的摹本,仍可让今人看到早在东晋时期就已经形成的完整斫琴工艺流程。

斫琴工序的第一步即是选材。材料在工艺制作中一直居于重要地位,春秋时期的《考工记》中就明确提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强调“美材”是制成良器的先决条件。唐时高士司马子微所著《素琴传》中提到,古时伏羲为了协调八音,使之相互和谐,便想要得到一种具备十二律吕的乐器。他找遍了各种木材,终于找到了梧桐而制成了琴。通常来说,古琴是用两种木材制成,梧桐木质松软,适宜制作琴面,琴底常用坚硬的梓木,面和底相合,中空形成共鸣的箱体,从而使乐音发出。琴材的要求极高,唐代著名斫琴世家雷氏家族把斫琴经验总结概括为:“选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而何谓良材,则“非凡木之所能成也”,因为“琴之为器,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所以,通常来说,琴材应取于崇山峻谷、回溪绝涧,并最好生长在曲折隐深、崎岖险峻的地方,因为这里的树木能汇集天地最高最清的精华。这样的木材制作的琴才能传递天地之悲苦,自然之和声姚尚武。斫琴不应使用新鲜木材,要求木质绝对干燥约翰提托,以几百年或上千年的老房梁为最佳,面板应使用纹理顺直、宽度均匀、硬度适中,无疤节和虫蛀等缺陷。关于琴材的传说读凡卡有感,最为著名的就是汉朝蔡邕制作的“焦尾琴”,其名就因琴材而得。据《后汉书·蔡邕传》中记载,有一次,蔡邕路过吴县,发现一人正在做饭,柴火正旺。烈焰中噼噼啪啪的一阵作响,蔡邕听出这是一段正在燃烧的梧桐木发出的声音吴思潇,判断出这是一块上好的琴材,于是不顾火势正猛,连忙把这块烧焦的木板抽了出来。瞿天临之后蔡邕就用其精心制作了一张古琴,把烧焦的部分放在琴尾,并给它取了一个极为雅致的名字“焦尾琴”。
在《斫琴图》图中,我们并不能看到选材的环节,因为这实在是一个充满偶然性的相对抽象的过程脚著谢公屐,难以用图像来全然呈现。但从画面左边的第一位手执斧头的人物开始,视线逐渐向右移动,我们就可以一窥选材之后的具体斫琴工艺流程了。
在良材觅得之后,第二道工序就是对琴进行造型。从画面上可以看到莒溪大峡谷,一人正用刀斧砍劈,断板成形。古琴造型优美,历来为斫琴家所重视,中国最早记载有古琴样式的古籍见于南宋《太古遗音》,至清代《五知斋琴谱》时,已记载琴式达五十多种。传说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琴头”上部称为额。额下端镶有用以承弦的硬木,称为“岳山”。岳山边靠额一侧镶有一硬木条,称为“承露”。上有七个“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个用以调弦的“琴轸”。琴头的侧端,是“护轸”。自腰以下南宋锦衣卫,称为“琴尾”。琴尾镶有硬木“龙龈”,用以承弦。龙龈两侧的边饰称为“冠角”,又称“焦尾”,可以保护琴尾。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经岳山、龙龈,转向琴底的一对“雁足”,象征七星。琴面上有十三个“琴徽”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四年一次的闰月。


古琴的基本形式大体相似,通过肩部和腰部等处的细节变化而形成了各种琴式,最常见的有仲尼、连珠、落霞、伏羲、蕉叶等式样淮南查查。mtv格式不过,我们在《斫琴图》中可以发现,画面右下方有两人各执一琴正在加工,但此两张琴的样式差别很大。一张与今存古琴肖似,另一张则呈短、宽的箱体,通体方形,没有肩、腰的收和折之分,通过对比发现其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弦琴、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七弦琴更为接近,只是还未加上长形的“尾巴”。


这种样式在后来渐渐消失了,也许是因为那种直方的造型太过平庸而难以呈现琴的美感,或者是其它原因,不得而知。总之,现存古琴大多优雅古朴,有种端正内敛、含蓄中和之美。同时,琴式不仅仅具有一种单纯的形式美感,它还是由乐器的发声原理所限定的、并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弧形拱起的琴面代表天,平整的琴底代表地;七根弦按照顺序代表皇帝、臣子、人、事、物、文、武;古琴琴长约三尺六寸五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琴头宽六寸,象征六合王牧笛。琴尾四寸,象征四时。通过这些功能、形式、象征意义的结合,斫琴也就实现了古琴之“器”向古琴之“道”转化的第一步。
在中国古代的绘画中,造型简洁的仲尼式、伏羲式、神龙式、列子式较为常见,如唐代周昉的《调琴啜茗图》、五代周文矩的《宫中图》、宋代赵佶的《听琴图》、明代吴伟的《武陵春图》中都可以看见这几种款式,尤以仲尼式为多,这也说明了这几种琴式较其它款式更为流行。



而且在不同的时代,各种琴式本身的造型也会经历许多改变。以仲尼式为例涟水房产网,唐朝时琴面宽大,肩宽腰圆;宋元时期琴面变得平直、琴沿和琴角都显得直突醒目;到了明代,琴底又改为平和宽大;清代流行细肩窄腰……可以发现,琴式的变迁也受到了时代美学的影响。
古琴面板成型以后,下一个工序就是制槽腹。因为只有对琴面、底的厚薄及内部槽腹进行合理处理,才能使合板之后的琴体构成完美的共鸣箱。《斫琴图》的中部绘制了古琴腹槽的清晰的展示图。通过图像可以看到琴底部有大小两个音空,位于琴底正中那条敞开的长长的出音孔叫做龙池,长约8寸,琴尾底部还开有4寸长的槽口,称为凤沼牧童词。与琴头的岳山相对,就形成了上山下泽,有龙有凤的意义,象征天地万象。二者以长方形为常见,也有圆形或一圆一方者凤翅镏金镗。

《斫琴图》中右下方的二人正在完成槽腹、合板之后的上漆、定徽和安足等工序。古琴的上漆极为讲究,首先要髹由大漆与鹿角霜调和而成的灰胎,待灰胎彻底干燥后要进行多次精心打磨,直至琴面达到光洁细腻的效果,之后才制作面漆髹饰其上。年代久远的古琴琴面上往往会出现断纹,这是由长年风化和弹奏时的震动而在漆面上形成各种的断痕,它与髹漆工艺也有重要关系。一般来说,漆胎较薄者比较容易起断纹。断纹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纹断、流水断、龙鳞断等。一般来说,琴不过百年不出断纹,而随年代久远程度不同,断纹也不尽相同,是鉴藏古琴的主要依据之一。

徽位对音准极为重要。徽,是泛音的标志,也是音位的重要根据。琴徽多用贝壳制,也有用玉石或金制。从琴面的岳山起,靠近琴头的是一徽蓝天霸,靠近琴尾的是十三徽,其中七徽最大在中间,定徽通常先定七徽。定徽之后,要在琴底的龙池和凤沼之间安上两个雁足。雁足的位置应该是尾托到轸池之间的黄金分割点上,这个点则正好构成了古琴两个共鸣箱的固有频率和谐音程的关系。雁足的作用一是固定琴弦;二是稳定琴体。
斫琴的最后一道工序是上弦。《斫琴图》中右上角描绘的正是工匠制弦的场景。几千年来,古琴一直用蚕丝弦,秦汉即有“削梧为琴,绳丝为弦”之说。用丝弦弹琴所产生的韵味,是古琴独一无二的风格很想吃掉你。琴家吴文光先生所说:“丝弦之美,在其柔韧而长,润泽而宽,清丽而圆,别有一种戛玉之趣、怀古之思”(见《太古琴弦序》)。在很多古代诗词中,也常用“丝弦”来借喻古琴。如薛涛《秋泉》:“泠色初澄一带烟,幽声遥泻十丝弦。”岑参《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楚客肠欲断,湘妃泪斑斑。谁裁青桐枝丸子呦,縆以朱丝弦。” 由于丝弦会受到温度与湿度的影响而易断,尤其在心绪不宁或惆怅伤感时弹琴会因过度投入情感、指力过重导致弦断,因而古人也用“弦断”来暗指情绪,如“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此外,更有“绝弦”的典故。《吕氏春秋·本味》曰:“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因此,后世人们用“绝弦”表示失去知音的意思。20世纪70年代之后,变革中的古琴开始使用钢丝尼龙弦。尽管钢弦的金属之声过重,余音太长,难以彰显古琴“清丽而静、和润而远”之原味原韵,但由于其可以解决许多丝弦的固有问题(诸如琴声太小、性能不够稳定、易断、琴弦不够平滑、弹奏时摩擦声较大、使用成本高等),因此还是受到更多琴人的普遍接受,导致目前丝弦的制作技艺已由于市场的严重萎缩而面临失传之忧,我们也再难看到《斫琴图》中的制弦场景了。
丝弦制作出来之后,按照一定的顺序上于琴上,意味着斫琴工艺已经结束。下一步就可以开始进行演奏了。
有意思的是,《斫琴图》画中共有十四人,除去忙碌的工匠,还有几位文人模样的男子旁观指挥,另有侍者(或学徒)执扇或捧场。画中文人都长眉修目、面容方整、表情肃穆、气宇轩昂、充满魏晋风度。可见早在魏晋时期,琴的制作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规范,斫琴并非仅仅是存在于作坊中的手工工艺,而成为了士人亲身参与的一种活动,甚至已经上升到“道”的高度。琴书曰:“琴之为器,创自伏義,成于黄帝,法象于乾坤,用宣乎妙道,古之明王君子皆精通焉。”正是有了这样法象天地的斫琴之道,才能产生与天地自然相通相融的雅琴与妙音,就如嵇康在诗中描述的那样:“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晨曦古琴馆 | 昆明最知名的古琴馆之一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新闻路口篆塘路118号晨曦古琴艺术学校(西昌路和新闻路口)
雅集活动及习琴报名咨询:
0871-64185339

作者:admin 2016年0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