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肉丨龙寿洋——产业融合带来新型农旅业态 全域旅游范例分享7-琼海市旅游协会

丨龙寿洋——产业融合带来新型农旅业态 全域旅游范例分享7-琼海市旅游协会


龙寿洋——产业融合带来新型农旅业态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这是歌谣里的田野。而海南省琼海市的龙寿洋万亩田野公园把歌词变为了现实:万亩田洋环绕着一个个美丽的村庄,一个个村庄点缀着广阔的田洋。一畦畦农田、一片片槟榔,将乡野這染成绿色的海洋; 一条条钱道、一道道河流,在绿色的海洋里蜿蜒。一片片縣中,柠樣概 香,番石榴挂果;一个村庄里,新房屋成行,石板路纵横......
龙寿洋万亩田野公园自2013年3月开始启动建设,2014年4月开园。一 年建设期,一年运行期黑道死囚,“不砍树、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建起阴题王,甫一亮 相即惊艳四方,游客纷至沓来。最高峰日入园上万人次,景区内村民收人 激增,人均年增收4000元……不靠山不靠海的一片普通农田,3万亩范围 内投人不到4000万元,不迁一户村民不拆一间房屋,龙寿洋万亩田野公园缘何能在2年内声名鹊起?业界专家、主流媒体给予其这样的评价——农 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的成功实践、破解“三农”难题的有益尝试、农民参与 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平台。

龙寿洋《奔跑吧,琼海》活动现场
一、龙寿洋的农旅融合实践
“绿野红莓” “乡村兰情” “田野炊烟”……在龙寿洋,这些名字指 代的是农业基地或农家乐,既指向具体的物象,也指向诗意的情怀。一个 个木制水车,一头头编制的耕牛形象,散落在田洋间,传达着田地农耕的 本色,让城市人望见了家园。
琼海嘉积镇礼都村委会村支书黎文儋介绍,龙寿洋万亩田野公园的核 心区,绝大部分在礼都村范围内。这里的田洋积水低洼,农作物收成很 差,村民除了种植水稻外,主要靠制作陶器为生。“能够成为龙寿洋田野 公园的核心区,我们最主要的体会是抓住了琼海建设田园城市的机遇。”
在龙寿洋万亩田野公园的嘉积礼都村片区,前来旅游的人们经常 被“乡村兰情”这个诗意的名字吸引。循着路标走近一处宽阔的地带,发 现这其实是一处兰花种植基地。45亩宽的大棚里,不同品类的兰花燕子鱼,红得 透紫,黄得似火,引得游人争相拍照和询价。
正在棚内管理兰花的李昭鑫介绍,这一基地由礼都村的利群蔬菜专业 合作社经营,合作社共有6人,大家按投人比例分成。“当初我们开始建设基地硬件时,政府扶持我们的资金占总投入的 80%猎芯网。”李昭鑫说,现在基地里共有11万多株兰花,供应市场已经扩展到 北上广等地。兰花按品次由1.5元/朵一4.5元/朵不等,以中间价3元/朵、一株数朵算,每收获一批总收入可达上百万元。
离“乡村兰情”不远的地方,就是“私家菜园”。这块占地60亩的菜 园被分成600份,由当地农民出租给游客,后者出一笔租金可自种自采, 也可让农民代种自己收割,但需交一定的管理费。
“我的地已经被游客给订满了。”在菜地旁经营“龙寿传说”咖啡屋 的老板周学奋说。他在做咖啡生意的同时,也从当地村民小组租了 3亩私 家菜地转给市民种植,并雇用当地农民进行管理。他介绍,每年他支付给 村民小组的租金最低也达到每亩2000元,而在此之前村民小组的每亩租金 仅为300元到500元。利用业余时间管理的农民将从每份地获得200元至300 元的管理费(工资)狼爱似火。

糊涂奶奶/摄
二、从被动接受者到主动参与者
“不改变农民的土地产权,鼓励农民就地实现生产方式转型和生活方 式的转变,使他们从城镇化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参与者。在此基础上悸花网, 按照市场的法则,在农村引入新业态,引导传统农业向休闲观光农业、高 效农业发展,吸引游客观光旅游’体验乡村生活。”这就是时任琼海市委 书记符宣朝心中农业公园的发展理念大唐儒将。
在打造农业公园、推进景区建设中,琼海时刻以农民意愿为主导,选 取了一种农民当前受益最大、长远收益稳定、收益风险最小、建设阻力最 小的方式推进:规划先行,首先请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依照市委 确定的“三不一就”城镇化原则展开全面规划;景区中一些引导标志景 观、管网基础设施、绿道、田野驿站等公共场地用地,由嘉积镇农业服务 中心作为投资主体,向村民承包土地建设。以礼都村为例,这部分景区公 共用地大概要占地130亩,而这些是纯粹的公益建设,政府并没有任何收益。
在这种情况下,嘉积镇探索不改变这些土地的使用属性,整合琼海市国土环境资源局、琼海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琼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等多部门涉农资金,按照800元/亩、承租30年的形式向农民租赁。
“土地所有权还在农民手上,同时确保农民的稳定收益。这些基础设 施极大地改善了村庄自身的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陆雨棠因此得到村民的积极响 应和拥护汉武晨曦。”黎文儋介绍。
琼海市规划建设局局长颜帆说:“龙寿洋核心区基础设施总共投入了不到4000万元。这些钱往年也是要投到农村道路、卫生、土地整理等项目中,现在统一规划整合用到龙寿洋万亩田野公园的基础设施中,相当于搭建起一个承接 旅游产业的平台。农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麦秋成,一下子激活了整个产业链。”
更为可喜的是,在产业融合的实践中,农村公益事业的长效维护机制这个老大难问题也得到了破解——以往,政府把垃圾点建好,谁来长期保 洁?道路修好了,谁来养护?路灯电线拉好了,电费谁来出?没有长效维护 机制,让群斜前主导项S产生疏离感,认为前工程都是花架子,瓣 子。而如今,礼都村的做法,就是在集体用地租金中,各小组协商留下10%或20%的公共魅,用于龙寿洋公园各项基础公共職的维护和提升。
时任琼海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琼海市城镇化办公室主任张忠惠 认为,龙寿洋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群众参与乡村公益事业 管理长效机制的路子,其关键点’是“农旅融合”给农村带来了能够长期 受益的产业支撑。
“农旅融合,要让游客顺利来到村里景区,公共绿道维护就成了自己 的事;农家乐、民宿办起来了,公共卫生和社区安全就变成了自己的事; 项目进村集体有了积蓄腌肉,路灯就能长期点亮;农产品基地要保持新鲜感吸 引游客,农业基础设施就要自己维护。只要不断拉长农旅融合产业链,让 农民在各个环节上都能参与建设和发展,公益事务就是村民关心共同维护 的事,就只会越来越好,而不会日益荒废。”张忠惠如是说。

糊涂奶奶/摄
三、特色产业链在不断延伸
作为全新的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平台,龙寿洋万亩田野公园不仅打 造了农家乐、农家旅馆、咖啡屋等传统乡村游项目,而且创造了融农业生 产和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特色产业。依托“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农民 可以从中获得财产、生产、经营、工资4种收入。
通过“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龙寿洋核心区大众创业的热 情被激发出来。目前龙寿洋万亩田野公园范围内,已成立了 10家农民专业 合作社,吸收225户农民入股,发展起兰花基地、蔬菜基地、垂钓区、采 摘区、农家餐饮、自行车和电瓶车租赁等17个项目。2014年核心片区人均 收人1.1万元,比2013年增加4000元;而那些离景区稍远的自然村,虽然没 直接享受到利益,但在核心区带动下,打工收入和农产品销售收人也都有明显增加。
以礼都村为例,目前村民自发成立了3家农家乐、2家乡村咖啡馆,以 及兰花、大棚蔬菜、草莓、莲藕、彩色水稻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合作社。
700多户人家的年LWf,两年间有近30塚翻盖了新房,全村已有100多台轿 车。用黎文儋略带自豪的话说就是:“农村也有了城市的烦恼~停车难。” “田野炊烟”农家乐,由7户村民每家10万元合股建起,当年就赚了 55万元,每户当年分红4万元,其余的用来滚动扩大经营;兰花基地,8个 村民合股成立,第一年每个月就有6万元左右收人,该基地还打算延伸产 业链,除了观赏外增加销售花丼……

创业热情被激发,创业能力必须跟上。琼海市迅速对接有关科研部 门,邀请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派专职农业专家进驻龙寿洋,成立“专家工 作站”,对龙寿洋规划种植、引进品种、实验推广等手把手进行指导。
“以现在的百亩莲藕基地为例,除了吸引游客观赏外,也可以产出莲 藕和莲子。莲子一亩收400斤,市场价20元/斤朱玛娜,每亩至少有8000元收入。 今后随着龙寿洋品牌渐渐叫响,农产品都可以打造成产业化、品牌化的旅 游商品,价格也会更高。,’黎文儋说。
经验总结:琼海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以及现代高效农业,充分挖掘具 有热带农业特色的乡村旅游潜力,按照“一片果园就是一个景区,把农庄 当景点建,把农业基地当公园办”的模式,把创建国家农业公园作为统筹 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以旅游业的理念和营销手段来包装和充实农业,打 造一个具有现代农业产业化功能、旅游功能、休闲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城镇 化乡村综合载体。鼓励农民开办家庭农庄、采摘园、农家乐,发展新型体 验式农业庄园,让农民直接参与国际旅游岛建设。农民既是股东,也是员 工,享受乡村旅游带来的双重福利,实现就地就业、增收致富。
也许你对这些也感兴趣:
1、特大喜讯! 琼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一举成功!!
2、活动 l 一群大咖要来博鳌啦,快来看看都有谁~
3、收藏 l 博鳌机场顺利开通三条新航线!小编为你送上冬春季航班计划
4、聚焦| 用“体验”拉近与世界的距离,2017海南推介会在京举行
5、收藏 l 琼海市目前最全的公交路线、站点
6、好消息 l 琼海?海口美兰机场海汽快车开通了,最新发班时刻表在这里
7、攻略 l 琼海北仍村,作为首批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这儿有乡愁最具体的模样
8、新航线 l 博鳌机场开通博鳌=广州航线
9、推荐 l 在琼海,文艺青年必去的书房(内含福利)
10、探险 l 激动人心!国庆可以来白石岭攀岩
来源:《全域旅游的琼海范例》
作者:admin 2016年03月11日